市區超過35度請勿樹下乘涼
35℃樹下乘涼傷肺,釋10倍芬多精混廢氣成臭氧 |
請大家留意! |
|
入夏以來天氣酷熱,溫度頻創新高,有研究發現,氣溫超過攝氏 35℃時,樹木會大量 釋放異戊二烯和單一芬多精,這兩種物質一旦和空氣污染物結合會產生臭氧, 吸入後會引發咳嗽、氣喘甚至呼吸困難, 醫師提醒在炎夏的都會區,民眾不宜坐在樹下乘涼。 |
|
夏季警訊: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林杰樑受訪說:「一般人都有大樹下好乘涼觀念, 但在都會區可千萬不要這麼做!」 他說,英國科學家去年在歐洲舉行的一個自然環境研討會上發表研究指出, 前年熱浪襲歐時造成兩萬人死亡,很多人不是被熱死的, 而是因吸入高濃度臭氧,刺激呼吸道、肺部所致, 其中以老人和小孩居多,因此,今年歐洲政府特別提醒民眾,不要在樹下乘涼。
|
車輛工廠排放污染物:林杰樑說,樹木在 35℃ 氣溫下,釋出的芬多精是平時10倍, 一旦空氣中有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等空氣污染物時, 芬多精和樹木釋出的揮發有機物異戊二烯結合後,會形成臭氧,嚴重影響健康。
|
美國的研究也發現,夏天洛杉磯的臭氧濃度很高,尤其靠近樹林地方。林杰樑指出, 當天氣熱時,樹下的臭氧濃度最高,芬多精是在和空氣污染物結合後才會形成臭氧, 這些空氣污染物多來自市的汽機車及工廠排放出的廢氣,
若在空氣清新的山區,反而可多吸收芬多精,它具減壓、恢復疲勞等功效。
|
溫度高先開車窗散熱:炎夏開車族也要特別小心,林杰樑表示, 車內的合成皮椅、儀表板、粘著劑、芳香劑等在太陽曝曬後會生 甲苯、苯乙烯等有毒物質,前者會造成肝、腎、神經中毒等,後者會導致血癌。
|
台北醫學大學呼吸治療學系主任施崇鴻說, 車內許多塑膠製品在高溫下可能產生不好物質,但開車族開車前應注意散熱問題。 若車內溫度太高時,應先散熱、開窗、開車外循環等,讓刺鼻味道散發後再上車。 |
|
文章中提到的 林杰樑 醫師,經常在電視上出現,大家或許都對他有印象吧! 我記得我是12年前在長庚知道這個醫師的,知道他的故事時非常驚訝...
|
林醫師在實習的那一年,某天突然有類似感冒的症狀, 但實習醫師總是忙碌又有做不完的事,即使在醫院工作,也無法馬上就醫, 直到他昏倒... 這導致了他腎臟功能完全被病毒破壞,從此必需終生洗腎, 這樣沈重的打擊對一個有大好前 程的 醫師真的很殘酷... 當然 林醫師後來勇於面對,並選擇擔任腎臟科專科醫師,
我12年前知道 林醫師,就是另一個在長庚當醫師的朋友告訴我的, 那個 醫師朋友非常推崇 林醫師, 他說正因為 林醫師自己面臨身體的病痛, 所以他非常認真的對待病人,這幾年在電視 上看到林醫師都是以 長庚毒物科主任的身分接受媒體採訪,我想他的建議應該是非常值得重視的...
天氣愈熱愈容易有疾病產生,大家要好好照顧自己及身邊的人。 |
|
|
|
paul c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