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山生態之旅 ~ 2012/11/01
觀音山,由淡水口北岸遙望,山形像一座觀音斜臥在淡水河畔,規劃6條健行步道,並設置有完善的木棧步道與指引標記。
登上西山頂, 俯視台灣海峽,東望關渡,淡水河遼繞,昔日為淡水八大景之一,稱之「坌嶺吐霧」。
帶隊老師: 鄧旭容老師、盧鍚萊老師。
同學聆聽步道協會鄧會長行前解說今日行程....
參加學員留影 (感謝素娟同學相片提供))
登山路線圖:
凌雲寺入口
入口處看到 桑科的 珍珠蓮。
夜合木。
又稱紅緬的 印度橡膠樹 也是桑科植物。
七日暈
步道的欗杆上見到 ~ 蝸牛食痕。
衍明同學感性的說 "
手腳併用一直爬的登山步道,讓人驚嘆不已的經驗
體驗過後 ,更讓我有勇氣
有勇氣面對更大的人生挑戰
朋友謝謝你們的鼓勵與包容 "
衍明感恩 ( 相片提供 衍明同學 )。
長得像地衣的 ~團扇蕨 。
無霸大蚊 巨蚊~ 體長4吋以上
放大來看
同學高興地終於攀上高點。 ( 素娟同學相片提供 )。
觀音山高點看淡水河。
交通方式 : 開車: 從大度路過關渡橋 ----> 左轉龍米路一段直走接成泰路四段 -- --> 往前直走在成子寮附近會碰到叉路,往左是三民路(不要走這條),往右是往成泰路三段 ----> 右轉凌雲一段 ----> 直走到三段底就是凌雲寺停車場.我們集合地點是在開山寺.
「觀音山」位於臺北縣八里鄉及五股鄉境內,海拔612公尺,山上有18個小峰,蟠曲環抱,中間一峰突起,從淡水北岸遙望,有如觀音側臥,故名「觀音山」,目前登山山徑四通八達,可由東、西、南、北任何方向攀登及下山,「硬漢嶺」為觀音山的最高處,沿石階上行,可達有二百年歷史,古樸寧靜的「開山凌雲寺」,續行至1.9公里處可抵供奉千手佛觀音的「凌雲禪寺」,路口附近,有兩座名園「開山園」及「台閣園」,其建築全以觀音山石所建造,造型古幽獨特,登山石階以觀音山石塊砌成。 「鐵漢步道」為通往觀音山硬漢嶺的登山步道之一,全長 860 公尺,石階共840 餘級,沿途風光明媚,鳥語花香,設有觀自在涼亭及觀逸坪二處休息處,「硬漢嶺」為觀音山的最高處,立有一座硬漢碑,為昔日憲兵隊在此訓練「硬漢精神」而得名,更有一副「走路要找難路走,挑擔要揀重擔挑」的著名對聯,步道沿線地質、生態景觀豐富,兼具人文與自然之美,是健行、休閒、觀景、賞鳥的絕佳去處。 硬漢嶺為觀音山海拔處的最高處,約612公尺,硬漢坡至嶺頂的這一段路係由憲兵學圓所開闢而成,三千多名「硬漢」的精神,全在這陡坡高嶺上,表露無遺。接近嶺頂的拱門上刻有「走路要找難路走,挑擔要選重擔挑,為學硬漢而來,為作硬漢而去」,用以記錄前人開路的精神所在。置身觀音山山頂可俯眺大如盆狀的台北盆地和浩瀚無垠的台灣海峽。返程可由硬漢嶺附近的指示牌下山,沿途經過的開山園和台閣園,前者環境清幽雅緻,園內三尊白色觀音像,雕刻的維妙維肖;後著為早年寺中師父閉門修行之處,如今建築褪色,四周荒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