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學地點 :芝山岩       2012/11/11


帶隊老師 : 葉黎明 老師。


集合地點 :雙溪公園靠泰北中學的三角頂點.


         (士林捷運站     往士林官邸的出口 出來後左轉往士林官邸一直走,


          穿過士林官邸 過了泰北中學 馬上就可以看到 ,  雙溪公園的三角頂點  )。


交通方式:1.從捷運士林下車走路約十五到二十分鐘


                   2.公車 620 / 255 / 紅 30 / 小 19 / 小 18泰北中學站下車


集合時間 :上午 八 點 四十 分


出席人員約10人。


參加學員合影     (  感謝阿珍相片提供  )。



葉老師詳細解說地形變動。 (  感謝阿珍相片提供  )。


芝山岩的形成與文化歷史生態的關聯


(地質與國民政府來台後相關的觀察與討論)     (感謝    葉黎明老師提供   )。 101.11.11 共學


 


根據地質學者的研究,台北盆地上的芝山岩在台北湖其間,曾經被水淹過幾次後,四千多年前的最後一次的冰河期讓水完完整整的退出台北盆地後,芝山岩就如現今的凸出水面。然而在台北盆地的形成之前,也就是台灣形成的古地層卻被菲律賓板塊推擠,讓台北原來都是推擠成坡浪的東南向西北走向的山坡,將北部地區的古地層擠壓彎曲, 後有兩百八十萬年前到最近五千五百年前的大屯火山群爆發,岩漿流流到台北被壓擠皺摺的丘陵凸起, 之後盆地經菲律賓板塊壓力減少而台北陷落陷落,以及之後有一段時間尚未被海水淹沒前風化成類似平面結構,也因此就將原來平行的沉積岩一層層的直立了起來,並產生了兩個曲折的平面, 其走向由北往南就將原來差距幾百萬年甚至千萬年排成的同一個水平面,在加上海進海退的結果 . .



上面又沉積好幾次的礫石或較細的土壤,從下陷開始的林口台地旁的斷層最深的幾百公尺,到如芝山岩及東面山下比較低的沉積,使其成西向東上升的坡度,更因此人的活動就在如此地行與水文的變動下產生的時間上的進入差異,甚至導致芝山岩彰泉械鬥的間接原因!


 


說實在的以上說的部分,光看真的不知道有誰能看得懂,連我自己寫的都有有些混亂(如果可能請參考台灣深度旅遊四寫的台北的地質中台北地質之旅35頁圖),因此昨天的共學從雙溪公園的頂點開始,以簡單的方式呈現了沉積岩被壓擠扭曲上彎,最後被風化成水平分佈的結構變化.



內湖是大寮層在山頂。(右下角這張圖將雙溪(崁腳斷層的一段)---黑線條,以及福志公園---藍色長方形,和芝山岩---綠色大長方形,之間的關係畫出,且雙溪左邊的芝山岩是右往左斜高的單面山,雙溪右邊的福志公園山丘是左往右斜高的單面山,所以可以看出來芝山岩和福志公園山丘其實原來連在一起,是因為崁腳斷層而分開並稍做平移)相信參加共學的人應該都很容易明白並自己說明出差距幾百萬年以上的岩層,其平行分部的過程與結構。


 


福志公園的南端出現了大寮層的結構岩層,更說明了曾經水平堆積厚呈現出垂直並排的地層變動現象,當然帶大家到福志公園去是親眼看到福志公園的單面山構造與芝山岩剛好相反,也再度證明經過崁腳斷層產生的平移現象,斷層就是內外雙溪的溪底。大家自然就了解到芝山岩與福志公園在斷層形成前是同一山丘,而山丘上的植物相如蟲屎、無患子分部和芝山岩一樣非常的多。


 


google earth中的相關圖像,將以往的水文(小溪是屬與水流入石頭再冒出的泉水,然後流入雙溪,以黃色線條表示)。如此很容易明白芝山岩在以前雖然海水退去卻還是被雙溪和小溪(濁水溪)所包圍,因此在三十多年前的某一天一個晚上一棟兩層樓的幼稚園沉入地下一層,其原因就不難了解



下了福志公園我們走路至雙溪水邊查看出現的水鳥,好像並不多,然而在此出現過許多不同的鳥類,如水鳥 小白、 大白、夜鷺、蒼鷺,翠鳥,其他的八哥,黑領椋鳥、紅嘴黑鵯,大捲尾,灰鶺鴒和多種常見的鳥類。溪中根據垂釣的人說目前還有溪哥、竹竿頭、台灣石賓等,也可說明水質尚好。記得孩提時代在此地最多的是蝦子,當然也有溪哥和竹竿頭,看來現在水質比四十年前稍好但差距不大,然而生態現象如溪水中的水生植物和動物物種,譬如水蛇,鳥類卻少多了!




 

充沛的山泉足供引來洗衣。  (  葉老師的私房景點  )。



為要了解芝山岩與七星山系火成岩及泉水的狀況,帶著大家進入一個有如世外桃源的泉水出水區¡,就是以上的濁水出口(但是出口的水卻很乾淨到現在還有人拿去賣),且此出口以前有個情報局以水泥做的水塔,在一年前才被打掉,還可以看到水塔底部的白色地板磁磚,靠山壁有著明顯的火山多次爆發讓安山岩都呈明顯的交錯斷裂,讓我們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力量。


山壁明顯可見到地層變動留下的遺痕。




此安山岩交錯石壁拆除的水塔前方,有一清澈的小水池(也就是上面提到的濁水溪出口處,而此處的水往情報局後面到達陽明醫院前與北邊"番仔井"流出的水接合後,延著雨農國小北面牆再穿過操場到東面後直接流入雙溪, 此段上面也有簡單的敘述。


 


途經小水渠旁,長滿了狗肝菜。


沿著濁水溪出口的小圳(現在已經變成中型水溝)走時可以看到,一些水生植物,如苦草,水蘊草等;回頭往情報局醫院旁走,右旁到田邊上看到一片過溝菜蕨(當然是人為栽植來賣的),通過雨聲小學邊牆往內看就直接對望情報局的大門,往前再走就到了芝山岩的東側面(此處在十五六年前還有許多的情報局士尉官自己建的違章建築,後都拆除,現在只能見到一些剩下的幾片小型磚牆和在大寮層上打洞為炊或石梯類的鑿孔。


 



渠旁路人撈了 " 水蘊草 " 準備養魚。


路旁種了平時少見的  諾麗。  目前很夯的健康食品.


經一古厝,惜其後人未刻意整修。


由屋脊、馬背 足見昔日光彩。


在屋角下看到  有著美麗名字的     蕾絲姑娘。


紅雀珊瑚的一種


 


途經 公家機關。


台灣欒樹 (柄有紅點狀)  。相片提供 阿珍


路旁田中種了 過貓。


葉老師曾在信中為大家解釋的樹皮被環狀 剝皮的情形,在此,詳細見証說明,要完整的 剝除 木植部與嫩皮部
間的形成層 才有可能造成樹木死亡
否則 剝除 一部分 只會再剝除的那部分造成 上面的樹枝 以及葉子死亡
(如果剝除的部分很接近根部 樹木有代償作用 以及根部與樹幹分部形成層的
狀態差異 有時候也不會讓樹木完全死去).
 



由芝山岩東側中斷的石階上行至百二崁邊上有顆很古老的無患子,樹幹直徑有八九十公分以上,中間的木質部已經全部腐壞消失,卻剛好成為形成層的好教材。



由於心材是死細胞所以容易潰爛消失,邊材還具有水分及礦物質等的運送(導管)功能就比較不會完全潰爛(除非有不正常的破壞),形成層向內是木質部,向外是嫩皮部(有篩管負責養分的運送),因此形成層被破壞後養分就沒有辦法到根部,


就算水份,礦物質還能往上送一段一間,慢慢的樹木就會死亡。



 

葉老師說  無患子不看葉子,由樹幹的環狀外皮和瘤也可分辮出來。



槲蕨 



   


在此太陽石往下走右手邊有一族群的"三叉蕨",芝山岩在日據時代最早被調查命名的植物有  八芝蘭三叉蕨 (不是此種三叉蕨,目前在芝山岩上我未發覺還有 八芝蘭三叉蕨 好像宜蘭還有)、紫蘇以及八芝蘭竹。


再往下去看到了拎樹藤,其爬到高處厚的葉子深裂的比幼葉多,此種現象與一般植物不同,原因是因為爬藤類到了高處風會比低處大很多,為了能夠生存長期演化出的結果。


 


最後到芝山岩考古探坑前看到了象耳榕碩大的隱頭果,再對水黃皮的英文名字Poonga-oil tree做說明,如果我們單獨看中文名子,不可能了解其含有油的成分可以用來治療皮膚病症,此處不是強調其藥效,確是希望大家能找出英文名字以及學名,這樣就更容易理解文化不同下對同種物種的觀點。


 


      老師解說 太陽石的成因。  相片提供 阿珍       


百二崁旁到南邊砲台右手邊的馬醉木已經消失了好一陣子,搭肉刺剛好與七里香一起,可以做為比較。稍為平坦的斜坡上不知什麼時候種植了兩株小葉南洋杉,讓芝山岩山頭有了突兀的感覺,太陽石在我們小時候被稱為蝙蝠洞,當然有傳說只在我們小時候就沒有發現任何蝙蝠的蹤跡!


地質學者到此一看到如此巨大的太陽石現象,馬上就改名稱為太陽石。太陽石的形狀是因為沉積時所形成的岩層在露出地表,壓力減少後,石頭又被撞擊或裁切放出原有的內部應力所形成的形狀,但仍屬地質變化,也就成為教育的一環。


     拎樹藤             相片提供 阿珍  


拎樹藤,其爬到高處厚的葉子深裂的比幼葉多 . 此種現象與一般植物不同,原因是因為爬藤類到了高處風會比低處大很多,為了能夠生存長期演化出的結果。


 搭肉刺                   相片提供 阿珍


    對面花 果實 ( 假菝仔 )。           相片提供 阿珍  


象耳榕            相片提供 阿珍


芝山岩的人文遺跡。


最後進入考古探坑,主要的目的是讓大家了解---地質是直接與水文的變化相關,這也就是我最早一質在地質與水文上帶大家一起走的原因。因此在芝山岩古地層最上一層是大寮層,之上還堆積了新莊、景美和松山層(由林口台地陷落最深的西北往東南慢慢升高(也表示沖激砂石與泥土慢慢的變淺),在探坑中的內牆可以看出水文讓土壤砂石形成的不同的地質現象,在不同地質層中出現的不同文化產物,也因此產生了文化層。至於每個文化層出土的器皿和人類活動不在今日的討論範圍,然而因為土地變遷在歷史上是大多自然現象,近代一兩百年來人為的破壞造成的土壤地質的改變,到今我們已經發現的大自然的反撲,讓人為的建築和破壞回歸到自然的規律,那也許應該是做為我們生態解說者的一項重要使命吧!


 


紫柄三叉蕨     相片提供 阿珍 



 


最後帶大家看了一下紫柄三叉蕨,然對化石以及芝山岩山頂上的岩層變化和三千多年前人蓋房子挖的蛀洞,以及大象石的海蝕和風化作用,全台唯一剩下的石頭城牆(西隘門)塌陷的原因,以及岩石節理形成斷層掉落前縫隙中的隙蛛的家,本都想讓大家看一下。另外芝山岩三面的植被與林相都有些不同,當然有其特殊的原因,這些都因為時間的關係未能讓大家了解,實屬可惜!


 



葉老師 今天特地首次帶來 火成岩包 沉積岩的現況,並為學員仔細解說。


展示了 有壺穴 的  大型鵝卵石. 


此鵝卵石在更大的時候 , 也就是在上游 和 中遊 時 , 就被水和砂 碎石 漩渦式的磨出許多小的
壺穴  .


(一) 週日共學:


共學地點 :芝山岩



交通方式:1.從捷運士林下車走路約十五到二十分鐘


          2.公車 620 / 255 / 紅 30 / 小 19 / 小 18泰北中學站下車


集合時間 :上午 八 點 四十 分


芝山岩共學有可能的話, 請打開google earth
查一下相關的地地形,還有別忘了帶望遠鏡和放大鏡 圖鑑
阿珍 植物和蝴蝶就交給妳
伯淵 考古探坑的討論的先前講解交給你
滿枝 伯淵 鳥就交給你們


主要是地質考古
但是只要看到的我們都可以討論
阿珍 和 伯淵 只是幫忙
昆蟲大家一起找有昆蟲盒的可以帶來
不是都由他們來講是大家噢
 
會有些詢問的問題 ,看到甚麼不知道的就會問大家
並做討論
 
行程在十一點三十到十二點間結束
結束地點應該是上次說的考古探坑
(或附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aul cc 的頭像
    paul cc

    paul cc 的部落格

    paul c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