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三水村自然人文之旅   2012/12/06


 


帶隊老師: 葉淑蓮老師 、盧鍚萊老師。


如何到達: 從二高下龍潭交流道,經桃 69 線往小人國主題樂園方向前進「楊銅公路(桃竹20號公路)旁」,即可抵達三水村。


 


 


素娟同學提供合照相片。 







大北坑休閒農業區





龍潭鄉三水村 戶外藝廊  採茶陶板畫








國畫家梁秀中、吳長鵬、 李元慶 教授等10餘人在三水村茶園作畫,


以國畫將茶農採茶、三水農村景象  ,總計繪出19幅採茶圖、農村樂等    以畫筆描繪  作成陶板畫作展示.







戶外藝廊  採茶 陶板畫


 


龍潭鄉三水村 是農委會水保局在桃園縣的示範水保戶外教室.


 


 


 


位於龍潭最西邊的三水村是著名的茶葉生產區。


龍潭龍泉椪風茶甘醇味美,正是產於此地


歌星 甄妮 也在此有一園區 名為 西土瓦, 正如其名。


戶外水土保持教學教室。





江家古厝-大江屋濟陽堂古蹟,造型極為精美的客家大厝。





 


依五行而建的屋脊造形馬背。  馬背山牆下的「鵝頭脊墜」全都以素雅的如意卷雲表現。




 


 


「水車堵」與「墀頭」也以人物彩繪方式.




由河床運上來的石板。


江家大屋座落於 龍潭乳姑山大北坑崩崗仔,為一堂四橫屋(一進左右雙護龍)三合院形制,。正堂為三開間,


門面採「凹壽」設計,左右牆裙堵、腰堵、櫃檯腳、牆基均採堅實穩固的石材工構,


左右次間窗戶則  使用石材竹節櫺窗。


 


大屋院埕分「內埕」、「前埕」、「外埕」,採雙院牆配置,具有安全防禦功能,


院外前方有一半月池,除風水因素外尚兼備蓄水的用途。


 


傳統屋架中 出檐斗拱均改用石材,


而「水車堵」與「墀頭」也以人物彩繪方式,僅在護龍與正堂屋脊、簷口上出現左右對稱螭龍的剪黏,均施以白灰泥塑裝飾,即使在左右護龍馬背山牆下的「鵝頭脊墜」全都以素雅的如意卷雲表現。


 


江家大屋仍維繫傳統客家民居樸實無華的風貌,


目前仍有十餘戶江氏族人居住其中,對老屋的維護不遺餘力,仍使老屋充滿盎然生機。 入內拜訪務必請先取得允准。









 


由此走入步道。



 




 




落羽松的膝根




紅楠




 


細葉饅頭果



 


三水茗園


桃園縣龍潭鄉三水村七鄰21




三水茗園 的土質是紅土偏黃土,排水性好,富含鐵質,正是茶樹需要的。


在北茶中,龍潭又是「東方美人茶」的重鎮,「因為,小綠葉蟬在我們這裡才能存活。」茶樹只要被小綠葉蟬叮咬過,馬上身價百倍,變成「東方美人茶」的原料茶葉。


 


這通常發生在端午節前後10天,小綠葉蟬就像皇帝一樣到茶園裡「臨幸」後宮裡的3000茶樹,只要被牠叮咬過的茶樹長成的茶芽,就能從婢成嬪、從嬪成妃,成為「著涎」的茶菁,準備做成東方美人茶。


 


「這種茶沖泡時會有濃濃的果香或蜂蜜香,風味獨特。」申章增說:「也因此,茶園裡不能噴農藥。」


 


在三水茗園,「一心二葉」也是來這裡必定會聽到的名詞,「一心二葉指的是茶樹最頂端最嫩的新芽連同其下兩片新長出的葉子。」再講通俗一點,就是茶樹最幼齒的葉子跟第二幼齒的兩片葉子一起摘下來,就叫一心二葉。


 


只要提到東方美人茶,都會聽人說到一個故事:早期農民拿東方美人茶去參加茶比賽,沒想到竟然好喝到得獎了,回鄉後他跟大家說茶得獎了,大家還笑他「椪風」,沒想到真是得獎了,所以,有人乾脆就戲稱它為「椪風茶」。


 


還好,英國女王在喝到進貢的這種茶時,大為驚艷,而為它取了個名實相符又優雅的名字「東方美人茶」。



 





 


門前庭院種了 一棵 18年的波蘿蜜,目前果尚小明年3月方可採果食用。




 


 


茶花



 


繞了一小圈步道來到另一邊。





 


海桐結果了。


 


光臘樹有被甲蟲啃食過的



 


七日暈



 


葛藤






大頭茶結果。




 


龍潭台地南鄰新竹縣關西、新埔,地勢高亢平坦,在高地上可清晰鳥瞰楊梅鎮,海拔約在300多公尺,土壤為紅土黏土屬酸性,並不適合多數農作物的生長,但由於排水性良好、含豐富礦物質與鐵質,加上氣候溫和多霧、雨量充沛,晨昏常有一層薄霧籠罩,茶葉生長經此濕氣滋潤,茶葉的品質醇厚,因此造就了種植茶樹的優良的環境



茶園屬梯田,景觀特別美


 



 


水質清澈,是早期洗衣處,洗衣石還仍在。




長滿瓦葦的樹幹。


 


商陸



海桐



 


午餐餐廳的裝潢。山水緣 景觀餐廰   三水村六鄰28-2號  。 又稱   6028  餐廰。














人心果 ~ 平時很少見到。


 


 


餐罷順道至聖蹟亭 ( 惜字亭 ) 探訪。






 


龍潭聖蹟亭
◎始建年代:1875(光緒元)年      1925(大正14)年重修  全臺灣面積最大、規劃最完整的惜字亭,國家第三級古蹟
◎聖蹟亭也就是焚燒字紙的焚化爐,古人認為文字是聖人倉頡所創造,敬惜文字也就是敬重聖人,因此不忍見到文字受人踐踏污損,所以將字紙撿拾收集之後焚燒,焚燒後的灰燼則稱之為「聖蹟」,然後將灰燼包好供於倉頡牌位之前,最後選定日期以樂隊恭送聖蹟入海或河流之中


。聖蹟亭有許多別稱,如敬字亭、惜字亭、敬聖亭或字紙亭等,其涵義均與敬惜文字有關。


 


 



◎三層建築形式上層六邊形:


 


(六氣) (龜殼) 代表長壽中層四邊形:(四象) 代表四方下層八邊形:(八卦) 避邪


「祥獅含劍」 獅子雄壯威武、有鎮邪之效


「麟吐玉書」 麒麟是儒家心目中仁愛與智慧的象徵,麟吐玉書也是孔廟特有的裝飾圖形之一。


浮雕上的麒麟除了口吐玉書外,腳還踏了吉祥物品─葫蘆及號角。


「鳳鳥銜書」  鳳凰代表教化,浮雕中有鳳來儀,口銜書本立於雲端之上。





 









龍潭觀光大池



大池的人工島上有一座香火鼎盛的南天宮,在南天宮的廣場前,還有一尊莊嚴的釋迦牟尼佛雕像在迎賓山門處也有一尊彌勒佛。造型優美的九曲橋,與可通往對岸湖濱公園橫跨大池兩岸的觀光吊橋













 


 


大頭茶果實。


 


桋梧果實及葉。








 


三水村自然人文之旅   2012/12/06


 


 


如何到達:



當地交通,沒有公車;自行開車方式


()中山高下楊梅交流道,省道往南走,左轉校前路(67鄉道楊銅公路),循大江屋指標即抵。


()北二高龍潭交流道下往小人國方向,交流道下後約一公里左右,凌雲國中右轉,沿山路走,即可看到大江屋指標。


()國道3號龍潭交流道下→大昌路二段→中豐路→看到凌雲國小後右轉→新埔路→華映科學園區前十字路口右轉直行→左轉大北坑產業道路(沿大江屋指標)→三水水土保持戶外教室


自行開車:


由國道三號高速公路下龍潭交流道往龍潭方向轉台3線南下,至50.8K處凌雲國中右轉桃竹20號公路依指標直行即至。


大眾運輸:無


停車空間:路邊停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aul cc 的頭像
    paul cc

    paul cc 的部落格

    paul c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