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唭哩岸步道生態導覽             2012/12/21


解說老師 :  林美齡老師 。     盧鍚萊老師。



 ( 感謝素娟同學提供合照相片 ) 。


唭哩岸是漢人在台北地區最早開發的地點。


早在清初,此地就有條「唭哩岸街」〈今立農街〉,它是淡北最早的市街,也是當時台北和淡水來往的唯一陸路,搭配八仙圳和清水圳的水運,唭哩岸成為淡水河船集貨物裝卸和商旅休息的地方,呈現一片繁榮景象。


 


沿捷運, 由此上唭哩岸山步道 。




 





北降現象植物  :    唭哩岸山位處東北季風風道上,斷層岩稜東北向岩壁上攀附許多中海拔植物,如    台灣馬醉木、南燭、米飯花、包籜矢竹等。


 而屬於台灣低海拔成熟林的重要物種如   山櫻花、鳥榕、呂宋莢迷、燈稱花、烏桕、樟樹、茜草木、南嶺蕘花、香楠、羅氏鹽膚木、刺蔥、白匏子、桃金孃、灰木、海州常山、野牡丹、饅頭果等都可在本區發現。


其他植物如五節芒、藤類的菝契、錦藤、雙鉤刺、細梗絡石等也是唭哩岸山賞花要角。


生態現象亦顯示出人為與天然兩種不同風情。



唭哩岸步道的地層屬木山層,是台北盆地裡第二古老的地層。


地質景觀中較特別的是,其他地區難得一見的波痕,和「蜂窩壁」現象。


加上交錯層、雪白砂岩、是觀察地質「濱海相」絕佳的戶外教室。


唭哩岸山的雪白厚層石英砂岩,耐高溫,是最好的鍋爐煉窯石材,並且是房屋基石、圍牆、擋土牆的材料;


 


日治時期許多台灣重要建築如台大圍牆、中山堂等等都是以唭哩岸石砌築。


 


1910年左右,日本人在唭哩岸山打石場旁的淡水線鐵路設置唭哩岸站,作為運送唭哩岸石之用。


 








 唭哩岸山 又稱 鳳梨山、打石山  在 1654年 荷蘭人的古地圖就有此地名的存在。 比石牌還早成為市集。


老師解說  廣植鳳梨原因 及 與林投樹之區別。 



唭哩岸有兩條人工圳溝,八仙圳及清水圳.


唭哩岸當時的富庶,可從地方政府上報朝廷時描述唭哩岸「九萬廿七千」看出端倪,「九萬廿七千」   ~   意為   家產上萬者有九戶,上千者有廿七家。


而當時的萬元戶,相當今日的億萬富翁。


唭哩岸山又有鳳梨山之稱,在採石後的禿山上,淺薄的土壤即可種植需要陽光的鳳梨,當年滿山是鳳梨,現在走在唭哩岸山,依舊有一叢叢的鳳梨伴隨著。與鳳梨有兄弟樣貌的林投,可以證明早年唭哩岸就是海灣的直接證據之二。




目前尚存的 謝厝 即景, 當時彰泉械鬥時,在此並未發生,而是彰泉和平相處。






當時 的 竹子巷, 以剌竹為圍籬,以東是 頂街,以西是上街,全是農田,今為立農里。






在八仙古圳旁看到有人種了 " 枸杞子  " 。 



 


 



老師解說 昔日的 唭哩岸山打石場緣由經過。



 日治時期許多台灣重要建築如台大圍牆、中山堂 等都是以唭哩岸石砌築。


1910年左右,日本人在唭哩岸山打石場旁的淡水線鐵路設置唭哩岸站,作為運送唭哩岸石之用。











八仙古圳 如今成此況,已不復有船輯舟車、灌溉作用。


來到慈生宮...



位於立農街上的慈生宮 。


建於明永曆23(1669)    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 是北台灣歷史最悠久的寺廟之一


廟中奉祀神農氏、土地公、觀音、聖母,供桌下祀有虎爺,都是農業社會生活需求下的神明。


曾是台北盆地重要的農業發祥地。



廟埕右側還刻有巨大的古唭哩岸市街圖。可明顯看到2條


當時的灌溉水圳 " 八仙、清水 " 古圳 流貫其間。





廟的山門兩旁圍牆上有四季農耕圖和二十四節氣圖





 



慈生宮還保留著農業社會生病到廟裡求藥籤的大小籤筒及籤詩,極富趣味,來唭哩岸一定要到慈生宮欣賞壁畫及藥籤,求個四季平安。




`回程經一公園,為昔日 八仙圳 。可惜,水源不足,以致荒廢,至今已圳踨不復可見。


唭哩岸步道生態導覽             2012/12/21


解說老師 :  林美齡老師 。     盧鍚萊老師。


唭哩岸是漢人在台北地區最早開發的地點。


早在清初,此地就有條「唭哩岸街」〈今立農街〉,它是淡北最早的市街,也是當時台北和淡水來往的唯一陸路,搭配八仙圳和清水圳的水運,唭哩岸成為淡水河船集貨物裝卸和商旅休息的地方,呈現一片繁榮景象。



交通方式 :






如何到達唭哩岸



【公車】


21216223288216223 288


【捷運】


淡水線《唭哩岸》站



唭哩岸是原住民凱達格蘭人語言原意是「海灣」的意思。(KI-LI-GAN)平埔族語【海灣】的意思,因為此地為昔舊淡水河,自北突出的彎曲地帶,形似一海灣,因此地形而得名。


先人移民台灣淡北地區,開荒墾地,務農耕作,逐漸由河口擴展到本區,唭哩岸乃成為漢人在臺北盆地最早開發的區域之一。不過從日據時代晚期,同屬北投區的石牌已開始比唭哩岸興盛,唭哩岸庄反成為大石牌的一部分,光復之後大家更是只知石牌,不知有唭哩岸。所幸,近年來本土意識的抬頭與重視鄉土人文之盛行,唭哩岸才得以復名。三百多年前的古地名,終於重見天日。


由來1:「唭哩岸」是平埔族語Ki-Lrigan的譯音,是「海灣」的意思,據文獻記載,以前這裡是舊淡水河向北突出彎曲的地帶,形狀像似一個海灣而得名的。


本區位於唭哩岸山之南,為昔日凱達格蘭平埔族唭哩岸社之社址。行政區域屬北投區,包括有永和、永明、東華、尊賢、立賢、立農、吉利、吉慶等八個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aul c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